“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启幕

2025-11-19 09:47


 

11月17日,“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上海)暨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幕。

作为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首次落地上海,本次活动既是自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的系列活动收官之作,更是上海以古籍为载体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检阅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重要契机,为市民呈上一场融合学术深度、艺术美感与文旅温度的经典人文盛宴。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及本市主要古籍收藏单位协办。活动以“晒典籍之美·传文化之韵”为核心主题,深度挖掘“晒书”这一千年习俗的文化内涵,将文脉传承与现代文化传播模式相结合,通过“线下主场+分区巡展+线上联动”的多元形式,打破古籍与公众的距离感,让优秀传统文化从典籍中走出、在生活中扎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活动期间召开碑帖普查研讨会,部署相关工作。            

作为活动核心之一的“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系统梳理并展示近年上海在古籍普查、修复、数字化、整理出版、活化利用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成就,每一项成果都是对中华文脉的守护与激活;“攟古继美——上海图书馆藏苏州潘氏典籍文献展”“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展”等特色展览,以珍贵典籍为依托,呈现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在苏州河樱花谷驿站展出的“金石大观——上海图书馆碑帖整理成果掠影”,则将碑帖这一神形俱美的文化载体与城市空间结合,让历史雅韵融入现代生活。

以《金石录》的编纂和勘定为线索的舞剧《李清照》,以肢体语言重现古籍中蕴藏的文人情怀与历史意境,让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与观众对话;获评全国古籍数字化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的《古籍修复师》功能游戏,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公众在互动中了解古籍修复技艺,感受经典传承的当代活力;以古籍元素开发的文创产品及《金石录》数字藏品,更是将古卷风雅转化为可触摸、可拥有的生活好物,实现“让典籍走进日常”。“旧书新知·淘书乐”旧书市集、半马苏河“古籍特色”游船等系列互动活动同样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以文旅融合形式,或整合古旧书刊资源,或用古籍元素装饰船体,让市民在游览体验中沉浸式感受经典底蕴与城市景观的交融之美。

上图自11月6日起通过“上海图书馆信使”微信视频号,推出《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推介系列视频,用生动解读让古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

近年来,上海始终以守护中华文明根脉为己任,将古籍保护纳入“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总体格局,持续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先后完成第五、六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审定发布,为优秀传统文化留存“家底”;推动“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项目,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育新一代文化守护者;统筹组织上海地区古籍收藏单位参与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古籍数字化整理加工项目,以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让沉睡的典籍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此次活动不仅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通过丰富的展览与互动形式,向公众普及古籍知识、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注入深厚的内涵。

                                


返回列表
交通信息
/
开馆时间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淮海路馆 查看地图 >>
地址:淮海中路1555号
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2号口) 驾车请从高安路南门进
东馆 查看地图 >>
地址:迎春路300号(正门)、合欢路300号
地铁:18号线(迎春路站4号口),2号线(科技馆站3号口) 驾车请从合欢路300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