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海图书馆正式拉开 “海派文化月” 系列活动帷幕。“海派文化月”以弘扬海派文化与旗袍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盛宴,通过展览、讲座、音乐会等多元线下活动,搭配线上专题推文宣传,为广大读者搭建起沉浸式感受海派魅力的平台,让历经岁月沉淀的海派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首场专题讲座《海派旗袍在海外》在上海图书馆开讲。主讲人宋路霞是近现代家族史研究学者、上海老旗袍珍品馆副馆长,她带着十七年来在海外收集上海名媛旗袍的珍贵经历,为现场听众揭开了旗袍背后的文化面纱。
10月5日至11日,第五届沪港名媛旗袍展在上图淮海路馆第一展厅温情开展。此次展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又与国庆、中秋双节相逢,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节庆的喜庆氛围。展览由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老旗袍珍品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
展厅内,一件件来自沪港两地的名媛旗袍静静陈列,精致的盘扣、细腻的刺绣、考究的面料,不仅展现出海派旗袍精湛的制作工艺与独特的美学风格,更承载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动人历史。其中,“抗战中的旗袍倩影” 板块成为展览的焦点,宋庆龄、陈香梅、严幼韵等七位杰出女性的旗袍原件与生平事迹一同展出。透过这些历经沧桑的华服,观众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她们身着旗袍的智慧与风骨,让旗袍不再是简单的服饰,更成为窥见历史风云与女性精神的重要窗口
10月8日下午,上海轻音乐团携 “海派风尚轻音乐会” 登陆上海图书馆,为 “海派文化月” 注入灵动的艺术气息。当悠扬的丝竹之声与典雅的旗袍华彩相遇,一场兼具听觉与视觉享受的文化雅集正式上演。音乐会以 “海纳百川” 的海派文化精神为脉络设计曲目。乐声与旗袍所代表的中西合璧之美相互交融,让海派韵味在图书馆的书香氛围中愈发鲜活。
10月19日,上图淮海路馆还将迎来另一场重磅讲座。著名建筑师俞挺将以 “旗袍,本土文化国际化嬗变的先声”为题,从跨界视角重新解读旗袍这一经典文化符号。
与此同时,上图会展社教中心联合历史文献中心、数字资源中心,在馆内各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步推出线上专题内容。通过海派旗袍推荐书单,为读者筛选优质书籍;借助 “上海近代文献里的旗袍故事” 系列推文,以早期当红电影明星服饰、沪上知名女式服饰公司、民国相片里的女子形象、上海女性时尚潮流等选题切入、从老报纸、旧书信等文献资料中挖掘旗袍与上海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模式,不仅扩大了 “海派文化月” 的覆盖面,更让海派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延伸,吸引更多人关注、了解并喜爱海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