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9月派出首批“文化润疆”团队赴巴楚开展工作之后,10月10日至15日,在副馆长侯永刚的带领下,上海图书馆一行6人团队赴草湖项目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叶城县继续开展“文化润疆”项目工作,并在当地开展集中考察与交流。
在“文化润疆”的总体部署下,上海图书馆发挥优势,以馆藏资源、数字赋能和阅读推广等多种形式持续为对口援建地区公共图书馆注入优质资源,滋养各族读者的心灵,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开展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工作以来,上海图书馆持续发挥自身馆藏优势,持续选配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经典、上海特色的纸质文献及数字资源,配送给对口支援地区的图书馆,支援当地文献资源建设。本次活动中,上海图书馆向草湖镇图书馆、莎车县图书馆、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叶城县图书馆捐赠图书共计4500册。
在选配图书时,馆所充分考虑当地图书馆的建设特色和运营实际,旨在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上海图书馆注重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向草湖镇图书馆捐赠“云上书院”数字资源178GB,让当地的读者能够畅享“上图讲座”精品内容,从云端获取便捷、高效的阅读推广体验。在莎车县图书馆上线试用的“沪疆近现代交流互鉴数字文献平台”,依托图书、期刊、报纸、图片四大载体,以文献为引,呈现近现代沪疆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轨迹,为两地“以史为鉴”,进一步开拓未来的合作发展提供文化助力。
结合当地各图书馆实际情况,上海图书馆与当地各图书馆就“声入悦读”广播图书馆项目的落地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了相应的时间表。该项目将分享上海图书馆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传媒共同打造的线上声音资源,在此基础上,与当地共同挖掘当地音频与文献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可聆听、可阅读、可录音、可直播、可交互的体验。
通过在对口援建地区开展示范性阅读推广项目,上海图书馆的馆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阅读推广形式带入当地图书馆。共在当地各图书馆组织开展了4场非遗技艺体验工作坊和《红楼梦》沉浸式阅读RPR体验活动,服务当地读者300余人次,让当地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和青少年群体,在活动过程中深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通过经典阅读感受到了文本的魅力。也为当地图书馆开展后续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有效案例。
碑刻传拓是上海图书馆传承已久的非遗技艺。本次赴疆开展的非遗技艺体验工作坊以“瓦当拓印”为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近距离带到读者身边。通过让参与者亲手制作瓦当拓片,化吉语文字为艺术作品,让传统文化可触碰、可感受,让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国一体的坚定守护浸润心间。
在叶城县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定制开发的《红楼梦》沉浸式阅读RPR体验,通过大学生与青少年组队共读剧本的形式,邀请读者扮演《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角色,深入体验古典名著中的情节。孩子们热情洋溢地模仿剧中人的语调进行朗读,沉浸在大观园的文学世界中。剧本融入了剧本杀和游戏互动的元素,使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竞猜,不仅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还提升了大家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经典文本的力量直抵人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今年10月底,上海图书馆将在“沪疆文化交流周”期间,策划举办一系列专题活动,继续为两地的交流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对口支援地区的图书馆业务骨也将来沪,开展跟班学习和业务交流,通过实地交流与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助力当地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水平提升。
浦江之水润昆仑,沪疆书声共悠扬。未来,上海图书馆将持续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文化润疆”模式,让阅读的种子在新疆大地生根发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