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英图书馆授权,上海图书馆及MUSEUM BOX博氪球主办的《环游地球80天——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展览,于6月17日在上图东馆1号-2号展厅正式开幕。
一、挖掘文献内涵 打造立体阅读
本次展览来源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同名科幻小说《环游地球80天》,用叙事的手法和沉浸式的呈现方式,带领读者们顺着故事主人公福格的脚步重走世界:从英国伦敦到法国巴黎、意大利都灵、埃及苏伊士、印度孟买和加尔各答、新加坡马六甲、中国上海、日本横滨、美国旧金山、中西部和纽约,最后再返回英国利物浦和伦敦,途径9个国家,24个主题展馆。
十九世纪是一个神奇的年代,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奢侈品牌、证券期货纷纷在这时出现……可以说十九世纪奠定了现代社会的雏形。本次展览将带领观众穿越回到十九世纪第一次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大爆炸时代,核心阐述“科学”和“经济”如何推动人类的近代文明进程与发展——新的科学发现带来新的发明,新的发明带来新的产品,新产品应用带来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在此过程中,读者将欣赏到来自大英图书馆的数百件数字化复刻的展品,包括手稿、书籍、邮票、报纸、艺术作品、专利证书、声音档案等丰富多彩的类型,以及部分来自上海图书馆珍贵的数字馆藏资源。这场由一本纸质文献生发而成的展览,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内涵,从不同的侧面呈现出那个年代独有的科技、艺术和文化概貌。
这是一次用展览语言进行的立体式、体验式阅读。读者们在展览现场除了可以享受沉浸式环游世界带来的体验乐趣外,还可以参与上图策划的一系列同主题的阅读推广和公众教育活动。比如设立主题阅览专区,上图东馆各主题馆会根据各自侧重,提供相关的推荐书单,以满足各层次的阅读需求;推出阅读手账创作的系列公益课程,以艺术的形式,推进读者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希望通过此次特展,引发出不同面向的阅读热潮,传递上图东馆“阅人、阅城、阅世界”“读文、读艺、读科技”的阅读意境。第一波是文学主题的阅读热潮,从阅读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作品,衍生出阅读更多相关的科幻文学、探险文学和荒岛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波是科技主题的阅读热潮,十九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展览现场所呈现的第一辆商用蒸汽机车、第一条地铁、第一台滚筒洗衣机等,希望能引起读者对科技革命、技术革新等主题的阅读兴趣。第三波是艺术主题的阅读热潮,通过该主题的深度阅读,将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展览中出现的印象派艺术、彩绘玻璃、歌剧等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
二、增进国际交流 融合多元文化
上海图书馆向来重视与国际各公共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大英图书馆作为本次展览的授权机构,一直与上海图书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两馆结缘已久。
早在2018年,上海图书馆就曾与大英图书馆携手,共同举办了“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览,呈现了夏洛蒂·勃朗特、狄更斯等五位伟大作家的创作原稿,以及这些作品的中文翻译、改编和相关评论,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文学珍品盛宴。
去年9月,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对外开放,在1楼少儿区推出了“走,追兔子去!爱丽丝来华百年回顾展”,该展览由大英图书馆授权、以上海图书馆珍稀馆藏为核心,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互动装置,带领孩子通过虚幻荒诞的情节,沉浸在童趣横生的世界。今年6月,上海图书馆2023阅读季之“乐听阅享·英国音响音乐文化月”还以此为主题,为读者们精心策划了《影迹·爱丽丝》沉浸阅读会,带领他们梦回遥远的仙境。
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活动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让读者更具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三、满足读者需求 丰富暑期生活
《环游地球八十天》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科幻小说,也是学生群体的经典必读书目之一。本次展览的推出恰逢即将到来的暑期,希望这次的世界奇幻之旅可以给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一抹亮色,让青少年在观展互动之余,领略科技创新的本质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图书馆东馆自开馆以来,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读者和亲子家庭。据统计,18岁之前的学生群体和19-35岁之间的青年读者就占据了总读者数的52.3%。如何策划出更多与上图的读者群体相匹配的阅读活动,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上海图书馆欢迎更多读者的到来,希望通过这次特展能推动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也对这些文献的活化利用有更深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
展览信息:
日期:2023年6月17日-9月19日,9:00-20:00(19:00停止入场)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1号-2号展厅
购票信息请至大麦网、猫眼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