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个暑假基本上是与上图一起度过的,因为上图浓郁的人文气氛,让我每次来做志愿者时都心旷神怡。
我喜欢与书“打交道”,更喜欢与爱书的朋友一起分享上图提供给大家的这份知识圣餐。此次来上图做志愿者正是希望能把上图更多的资源让更多的朋友能够了解,并能为他们所用,因为曾经的我也受到过不少上图老师的服务与帮助,所以出于回报,我们有义务一起来为这种良性社会精神风貌添砖加瓦,所以我来了。
我被安排在近代文献出纳台工作,我很荣幸有这样一个岗位,因为他既是一个具有挑战的岗位又能处在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团队之中。
说到挑战,是因为要面对不同读者的各式各样的询问,他们有人会捧着一堆书单问一些很专业的内容,比如他要研究某类课题,他会向我们工作人员询问他收罗的这些书单可以用吗,现在有吗,还有没有其他书作为补充……连珠炮似的问题让我这初出茅庐的志愿者手忙脚乱,赶紧查找资料或请教老师来解答,在这过程中又要顾及上图形象,不能怠慢读者,我很佩服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似乎已经将上千个解放前的书名报刊名都烂熟于胸了,读者任何“一招”,他们都能沉着“接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志愿者耐心很重要,尤其对老年读者,他们对于阅读的程序不很了解,我们就有责任反反复复提供帮助。
责任心的团队又从何讲起呢?从“书”谈起。近代文献部有许多解放前的线装书,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许多书的纸张都变得相当的脆,然而其中决大多数的书又是准许提供给读者借阅的,因此,我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常常会在取送这些线装书时发现许多碎纸屑飘落下来,这都让我们工作人员很是伤心。有个老师曾说:“我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几年了,这些书就像是自己儿女一般,看到它们破损我们很难过”。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其实我也明白,上图的老师一直在努力将这些书制作成胶卷或是光碟供读者阅览,他们一致认为读书是智慧的源泉,公民只有文化素质提高了,社会整体素质就会提高,我们要在保护古籍与社会文明建设两方面一起抓,哪个都不能轻视。这让我看到上图人的精神,上图人的责任心。
从昨日读者的我转变成今日志愿者的我,这不仅仅是一种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的提升,一种信念的保有。我是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让我更强化了责任的意识,我会把这种精神财富带到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去。我也会长久地在上图做志愿者,因为他不仅是服务大众的公共场所,而且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大学堂。
|